2018山东省政府工作报告全文(龚正)
政府工作报告从起草到审议,是一个发扬民主、集中民智、反映民意、凝聚民心的过程,每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都是各地公务员遴选笔试面试重要考试内容。公选王遴选网提示您,2018年山东省政府工作报告是2018年山东省公务员遴选考试重点,需认真学习。
山东省政府工作报告 (龚正)
——2018年1月25日在山东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山东省省长 龚正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省政协各位委员提出意见。
一、经济文化强省建设取得新成就,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节选重要部分)
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科学标定了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去年,我们按照“一切围绕十九大、一切服从十九大、一切捍卫十九大”的要求,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提出的“走在前列”根本要求和凤凰涅槃、腾笼换鸟等重要指示精神,按照省第十一次党代会部署,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加快推进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聚焦聚力安全生产、生态环保、脱贫攻坚、金融风险防控、社会稳定攻坚战,形成了标本兼治、系统发力的工作局面,经济社会保持持续健康发展。
(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重大突破。
(二)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启动实施。
(三)改革开放事业开创新局。
(四)民生保障水平明显提高。
(五)稳定和谐局面更加巩固。
(六)政务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回顾过去五年的发展历程,我们深刻体会到,做好政府工作,必须始终坚定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在党中央和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定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把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到实处;必须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全面从严治党,坚持在省委领导下开展工作,共同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必须始终贯彻新发展理念,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把握规律,抢抓机遇,善于创造性开展工作,切实增强工作的敏锐性、前瞻性、主动性;必须始终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眼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最大限度激发广大群众追求幸福生活的主动性创造性,形成改革发展的磅礴力量;必须始终发扬艰苦奋斗作风,坚持做到忠诚老实、公道正派、实事求是、清正廉洁,激励干部改革创新、担当作为、埋头苦干,形成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这些,不仅是弥足珍贵的经验体会,也是必须长期坚持的原则要求,我们一定倍加珍惜、坚定遵循。
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仍然存在很多矛盾和问题,面临不少困难和风险。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不够高,创新引领能力不够强,结构性制约凸显;区域城乡发展仍不平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有待提升;食品药品安全、安全生产还存在薄弱环节,生态环保任重道远;民生领域有不少短板,就业、教育、医疗、居住、养老等方面缺口还比较大;政府职能转变还不到位,政府工作人员的法治思维、专业素养、开放意识需要进一步提升;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时有发生。对上述问题,我们一定以更努力的工作、更扎实的举措,认真加以解决。
二、牢牢把握走在前列目标定位,全面开创新时代现代化强省建设新局面
今后五年,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是山东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实现转型升级的重要窗口期,是走在前列谋新篇、开创强省建设新局面的关键突破期。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加强党的领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紧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贯彻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关于奋力开创经济文化强省建设新局面的部署,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全面实施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加快推进创新发展、持续发展、领先发展,谱写物质富裕、精神富有、和谐美丽现代化强省建设新篇章。
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做好政府工作,必须坚持把“走在前列、由大到强、全面求强”作为总体思路要求,做好谋篇布局,以勇于担当、求真务实的精神深化改革创新,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狠抓任务落实,苦干实干谋发展,合心合力强山东。走在前列,就是自觉把走在前列贯穿到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各方面,围绕走在前列谋划发展思路、展开发展布局、制定发展举措、衡量发展成效,努力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作出新的更大贡献。由大到强,就是立足山东大而不够强的重要阶段性特征,深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正确处理事关全局的重大关系,加快推进由大到强战略性转变。全面求强,就是深刻领会、主动对标强国建设的精髓要义,准确把握强省建设的丰富内涵,全面聚焦全省优势,聚力做好优势转化、扬长补短的大文章,全面发力,持续加力,推动各项工作、各项事业都强起来。
(一)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始终把走在前列作为长期坚持的目标定位和根本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发展寄予厚望,要求我们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走在前列。我们要初心不改、矢志不渝,站在全国看山东,着眼长远谋发展,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主动寻标对标,高标定位,奋勇争先。
今后五年要努力实现以下目标:在圆满完成“十三五”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上,谋划实施“十四五”规划,推动由大到强战略性转变取得重大进展。到2022年,在结构优化、效益提升的基础上,新动能主导经济发展的新格局基本形成,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实现经济发展更加高质高效、民主法治更加健全、生态环境更加优美、人民群众更加富裕、社会更加文明和谐。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走在前列。建成高质高效的全面小康,有效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一些突出问题,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发展质量效益明显提高。建成补齐短板的全面小康,空间发展格局更加优化,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成效显著,区域城乡差距进一步缩小。建成厚植优势的全面小康,创新驱动发展动力更加强劲,创新型省份率先建成,生态环境明显好转,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水平大幅提升。建成群众满意的全面小康,实现更高质量、更加充分的就业,中等收入人口比重上升,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成,人口素质不断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中走在前列。山东实现全面现代化的过程,就是由大到强、全面求强的过程。通过不懈努力,到2035年,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大幅跃升,法治政府基本建成,美丽山东目标基本实现,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在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走在前列。到本世纪中叶,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水平全面提升,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省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在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奋斗中走在前列。
(二)深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持续推动由大到强战略性转变。把握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基本特征,加快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政策体系、标准体系、统计体系、绩效评价、政绩考核,创建和完善制度环境,使发展能够很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使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全面增强山东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要围绕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处理好五个关系。
一是处理好速度与效益的关系,看结构优化的形和此消彼长的势,始终在创新发展上保持定力。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始终保持战略定力,不为增长速度的高低所困扰。速度掉一点不可怕,关键看掉的是什么,如果掉下去的是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益的过剩产能,提上来的是转型升级的传统动能、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高附加值产品,就是强质量、提效益、上水平。只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就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抓改革,坚持不懈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新旧动能转换,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
二是处理好点与面的关系,看全省一盘棋,始终在协调发展上保持定力。在省级层面统筹推进区域协同、城乡融合、陆海并进、生态节能,不断增强发展的整体性和协调性。落实好主体功能区规划,严格按照优化、重点、限制、禁止开发的主体功能定位推动发展,科学划定工业、城镇开发边界,发挥地方立法作用,推动各类开发活动向存量调整、内涵提升转变。强化聚力攻坚,不搞平均用力,避免各自为战,通过点上突破带动全局,实现互促互进、共同发展。坚持在国家发展全局中谋划推进工作,全面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积极对接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等国家战略,深度融入环渤海经济合作区、中原城市群、淮河生态经济带等区域战略,拓展对内对外发展空间。
三是处理好当前与长远的关系,看可持续发展,始终在绿色发展上保持定力。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实施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建设绿水青山新山东。实行能源、水资源、建设用地总量和强度双控管理,建立健全用能、用水、碳排放权初始分配和交易制度,推进资源全面节约和循环利用。拓展实施“工业绿动力”计划,推行清洁生产。开展国土资源节约集约示范省创建,加强耕地保护和改进占补平衡。坚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加快建立以供水安全、防洪安全、生态安全为核心的水安全保障体系。加大生态红线保护力度,发挥公益诉讼作用,坚决守住生态功能保障基线、环境质量安全底线、自然资源利用上线,绝不以破坏环境、浪费资源、牺牲子孙后代利益为代价,换取一时一地发展。
四是处理好激活与规范的关系,看市场体制机制优势的再造,始终在开放发展上保持定力。坚持以开放倒逼改革,以改革促进开放,在有退有进、有破有立、有放有管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市场的“发动机”更加强劲、政府的“方向盘”更为有效。支持济南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综合试点试验,抓好创建潍坊农业开放发展综试区工作,放大青岛跨境电商综试区、威海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临沂商城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的综合效应。加快自贸试验区改革创新经验的复制推广。深化开发区体制机制创新试点,提升海关特殊监管区的功能优势,积极推动出口加工区、保税港区向综合保税区转型。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加强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实行高水平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政策,全面落实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持续优化生活环境,完善国际学校、医疗、文化等设施;持续优化政策环境,加大政策创新力度,打造开放层次更高、营商环境更优、辐射作用更强的开放发展新高地。
五是处理好锦上添花与雪中送炭的关系,看综合效益最佳,始终在共享发展上保持定力。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抓住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加大民生投入,增加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努力保持居民收入增长高于地区生产总值增长、农民收入增长高于城镇居民收入增长、贫困地区居民收入增长高于农村居民收入增长,不断缩小城乡差距、区域差距、贫富差距,朝着实现共同富裕迈进。
(三)坚持强优势补短板,全面发力全面求强。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山东优势,坚持扬长避短、扬长克短、扬长补短,加快我省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基础优势等的创造性转化,培育新的增长点,串点成线、扩线成面,积极开拓强省建设新途径。
一是发挥实体经济大省优势,开拓制造强省新途径。
深入落实《<中国制造2025>山东省行动纲要》,大力发展智能制造、绿色制造、服务型制造,努力打造质量效益好、创新能力强、品牌价值高、安全环保节能的山东现代工业。实施工业强基工程,推动新一轮技术改造和产品升级,加快构建新一代材料产业体系,培育更多行业单项冠军。努力建设数字山东,加快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推动“企业上云”,发展个性化定制、工业设计等新业态。制定实施好《山东省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规划》《山东省信息技术产业发展规划》,培育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统筹推进钢铁产能优化升级和集中布局,高标准建设日照先进钢铁制造基地。建设鲁北环渤海湾高端石化基地,实现石化产业发展高端化、基地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国际化。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化和高品质转变。加快物流产业集群培育,促进城乡、区域、产业链之间物流服务均衡充分智能发展。
二是发挥农业大省优势,开拓乡村振兴新途径。
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编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聚焦产业兴旺,把保障粮食安全作为农业现代化的首要任务,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推进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和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加强土地整治和高标准农田建设,建成千亿斤粮食产能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省。发挥潍坊蔬菜标准和技术集成推广优势,成立蔬菜质量标准中心,制定国家蔬菜标准。建设德州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培植壮大农业“新六产”,坚持产业链相加、价值链相乘、供应链相通,推动终端型、体验型、智慧型、循环型发展,突出农村电商和乡村旅游,到2020年建设农业“新六产”示范县50个、示范主体600家。聚焦生态宜居,开展农村人居环境三年整治行动,大力改善路水电气暖讯房等基础设施,坚持不懈推进“厕所革命”,提升美丽乡村标准化建设水平。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实现农村公路建养管运协调发展。聚焦乡风文明,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深入开展乡村文明行动,推动移风易俗、文明进步,营造崇德向善的淳美乡风。聚焦治理有效,创新农村社会治理,健全自治、法治、德治治理体系。巩固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全面落实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的政策。聚焦生活富裕,完善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制度,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新型职业农民,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健全利益联结机制,推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有机衔接。深化农村土地和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保障农民财产权益。打破区划限制,培育一批产业集聚型、创新创业型、文化传承型、强农富农型的特色小镇,促进农业强起来、农村美起来、农民富起来。
三是发挥教育科技大省优势,开拓创新强省新途径。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落实《山东省“十三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山东省“十三五”科技创新规划》,把教育大省、人口大省优势转化为教育强省、人才强省优势。强化创新引领发展第一动力。加快建设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的技术创新体系,打造政产学研金服用“北斗七星”创新共同体。发展壮大科技型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建设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创新型产业集群。高水平建设山东半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加快建设黄河三角洲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积极创建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强化科技第一生产力。继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动科技管理向创新服务转变。加快国家实验室、制造业创新中心、技术创新中心、产业创新中心等重大平台建设。大力推进济青烟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建设,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全面实施知识产权强省战略,加强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强化创新人才第一资源。全面落实《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关于做好人才支撑新旧动能转换工作的意见》《关于加快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分配政策的实施意见》,谋划推出最能补齐发展短板、最能激发潜在优势的人才新政。深入实施泰山学者、泰山产业领军人才、“外专双百计划”等高层次人才工程,造就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产业领军人才、科技创新人才、高技能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支持省级人才改革试验区建设。充分发挥教育启智、育才、聚力重要作用,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实行学术人才和应用人才分类培养、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结合培养的制度,着力培养创意创新创业能力。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
四是发挥海洋资源丰富优势,开拓海洋强省新途径。
强化陆海统筹,整合沿海港口资源,优化口岸布局,谋划推进青岛港、渤海湾港、烟台港、日照港四大集团建设,适时组建山东港口投资控股集团公司。落实好《山东省海洋主体功能区规划》,打造向海经济,做强海洋生命健康、海洋高端装备、海水利用、绿色海洋化工、海洋旅游等产业。支持日照、威海等市创建国家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加快“海上粮仓”、海洋牧场和海洋经济特色园区建设。探索发展海水稻。实施“透明海洋”工程,强化“智慧海洋”深海基地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打造全国深远海开发战略保障基地。依托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和中科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加快培育青岛西海岸新区、蓝色硅谷,支持青岛、烟台、潍坊、威海等建设海洋科技产业聚集示范区,形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海洋科技创新中心。高度重视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开展海岸带综合保护与利用试点,扎实推进长岛海洋生态保护和持续发展。
五是发挥齐鲁文化资源丰厚优势,开拓文化强省新途径。
齐鲁大地钟灵毓秀,人文荟萃,历史文化悠久,素有“孔孟之乡、礼仪之邦”的美誉,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这是强省建设最深厚、最持久的精神力量。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施时代新人培育工程。深入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加强儒学深度研究,充分挖掘齐鲁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继承发扬齐鲁儿女忠诚、仁义、豁达、好客、包容、诚信、勤奋、进取的优良品格。加快曲阜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齐文化传承创新两大示范区建设,实施“七区三带”重大文物保护工程,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统筹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文化。大力弘扬“水乳交融、生死与共”沂蒙精神,建设好爱国主义、党性党史和廉政教育基地。加强新型智库建设,推进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推动媒体融合发展,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新媒体大平台。完善文化经济政策,培育新型文化业态,推动文化产业与科技、金融、旅游等融合发展。打造影视创作生产高地,建设青岛电影基地等一批影视产业基地。扩大对外文化交流,办好“一带一路”版权贸易洽谈会。
六是发挥战略平台综合优势,开拓区域协调发展新途径。
全面落实国务院批复要求,实施好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总体方案,加快提升济南、青岛、烟台核心地位,发挥其他14市国家和省级开发区、高新区、海关特殊监管区带动作用,支持济南加快建设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形成三核引领、区域融合互动的新旧动能转换总体格局。深化“两区一圈一带”提升行动,加快实施山东半岛城市群发展规划,提高省会城市首位度,支持青岛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推进淄博老工业城市和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建设,加大力度支持西部地区发展。依托德龙烟干线、胶济线、鲁南高铁等通道,把东部口岸优势向西部延伸,打造整体发展的空间优势。全面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开展大中小城市培育工程,提升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努力治理好城市病。推进交通强省建设,落实“多规合一”、综合交通网规划、高速铁路网规划。加快京九高铁、郑济高铁、鲁南高铁、京沪二通道山东段、环渤海高铁山东段等高铁项目建设,打造“三环四横六纵”高铁网络;加快济青高速扩容改造、枣庄至菏泽、潍坊至日照、淄博至临沂等高速公路项目建设,完善高速公路网;新增4个民用机场布点,形成“两枢一干九支”民用运输机场布局,积极发展通用航空。建设黄水东调应急二期工程,推进南水北调胶东续建工程,扩大向胶东地区输送长江水、黄河水能力。
七是发挥区位战略节点优势,开拓开放强省新途径。
实施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突出“一带一路”建设,放大山东由南向北扩大开放、由东向西梯度发展战略节点作用,在构建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全面开放新格局上走在前列。依托海上丝绸之路促进沿海城市互联互通,支持青岛、烟台、威海、日照打造海上合作战略支点,依托东亚交通物流枢纽中心区位优势,大力发展跨境转口贸易,探索中欧班列新模式。加快推进中韩(烟台)产业园、济南中德产业园、威海中韩地方经济合作示范区和东亚海洋合作平台建设,支持济南打造“内陆港”、设立空港保税物流中心。组织实施“选择山东”全球路演,加快引进一批世界500强和行业领军企业项目。加强国际产能、创新能力的开放合作,有效引导支持对外投资。着力转变外贸发展方式,推动从大进大出向优质优价、优进优出转变,加快打造外贸强省。
八是发挥品牌大省优势,开拓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新途径。
品牌是质量和诚信的象征,我省拥有一大批卓越的产品品牌、企业品牌、行业品牌、区域品牌和地理标志品牌,好品山东、好客山东品牌体系享誉海内外。要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大力实施质量强省战略、品牌战略和标准化战略,推动“山东标准”建设,积极创建全国标准化综合改革试点省。加强质量基础设施建设,广泛开展质量提升行动。鼓励企业开展商标国际注册、国际认证,加快培育一批国际知名自主品牌。大力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完善守信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机制。健全各类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鼓励企业建立规范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引导规模企业进行规范化公司制改制。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统筹推进企业家队伍建设。引导企业持续强化科技创新、品牌创新、模式创新,统筹做好由大变强、由小变精两篇文章,培育更多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推动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加快形成大企业顶天立地、中小企业铺天盖地的生动局面。
各位代表,山东是驻军大省、兵员大省、优抚安置大省。要贯彻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战略,完善军民融合体制机制,加快推进青岛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建设,创建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示范省。完善国防动员体系,大力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积极支持国防和军队深化改革,扎实做好双拥工作,巩固军政军民团结。全面落实退役军人安置政策,维护军人军属合法权益。加强军事设施保护,支持和服务保障军队备战练兵。深化全民国防教育,营造全社会关心国防、热爱国防、支持国防和尊崇军人的浓厚氛围。
我们坚信,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在中共山东省委坚强领导下,全省上下团结一心,共同努力,撸起袖子加油干,强省建设宏伟蓝图一定能够实现,一个物质富裕、精神富有、和谐美丽的新山东必将蓬勃崛起。
三、深入实施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进展
2018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也是启动建设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的第一年。我们要紧紧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贯彻新理念、聚焦新目标、落实新部署,确保开好局、起好步。今年,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5%;外贸进出口保持稳定增长;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和8.5%;城镇新增就业11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全面完成国家下达的节能减排降碳约束性目标。
(一)深化改革开放强化创新驱动,加快推动新旧动能转换。
新旧动能转换中心任务是,通过发展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促进产业智慧化、智慧产业化、跨界融合化、品牌高端化,实现传统产业提质效、新兴产业提规模、跨界融合提潜能、品牌高端提价值。要全力抓好综合试验区总体方案的推进落实,以知识、技术、信息、数据等新生产要素为支撑,积极探索新旧动能转换模式,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大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聚力建设协同发展产业体系,推进塑造实体经济新辉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在“破”“立”“降”上下功夫,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集中培育“5+5”十强产业,前瞻布局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端装备产业、新能源新材料产业、现代海洋产业、医养健康产业等新兴产业,突破核心关键技术,培育特色产业集群,打造新动能主体力量;改造提升高端化工产业、现代高效农业、文化创意产业、精品旅游产业、现代金融服务等优势产业,促使“老树发新芽”,转换形成新动能。以重大项目建设为抓手,提升项目库,完善管理服务平台,建立项目落地绩效考评机制,设立6000亿元新旧动能转换基金,推动重大工程取得实质性突破。积极主动推进“三去一降一补”,今年再压减粗钢产能355万吨、生铁产能60万吨、煤炭产能465万吨,进一步降低实体经济成本和企业杠杆率。
深化改革激发动能转换活力,推进塑造政策、环境和服务集成新优势。以改革开放40周年为契机,树立改革强省的鲜明导向,保持将改革进行到底的坚定执着,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着力构建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经济体制。创新要素市场配置机制。打破地域分割和行政垄断,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开展促进劳动力、人才社会性流动体制机制改革,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稳妥推进石油、天然气、盐业体制改革,抓好重点领域价格改革。创新市场主体健康发展机制。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结构调整、战略性重组,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提高资产证券化水平。探索建立划转国有股权统筹运作长效机制,充分发挥省社会保障战略储备基金作用。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加强对各种所有制组织和自然人财产权的保护,大力实施小微企业治理结构和产业结构“双升”战略,坚决清除各种“玻璃门”“旋转门”“弹簧门”,努力为民营企业降门槛、减手续、添动力。创新财税金融体制机制。完善政府预算体系,推进预算绩效管理,深化省以下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扎实推进费改税改革,稳妥开展水资源税、环境保护税改革。
规范发展融资担保、互联网金融、股权融资、要素交易等新业态,稳步推进债券品种创新,更好发挥齐鲁股权交易中心等区域股权市场功能,促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健康发展。支持济南区域性产业金融中心、青岛财富管理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烟台区域性基金管理中心建设。构建普惠金融体系,积极发展绿色金融。
创新驱动增强动能转换动力,推进塑造创新创业创造新动能。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推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融合发展,在量子通信、人工智能、石墨烯、氢能源、碳纤维、生物育种、合成生物等领域加强前瞻性技术布局。在智能制造和机器人、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绿色化工、智慧农机、精准医学等领域实施重大科技创新工程。用好自然科学基金,支持开展应用基础研究。落实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政策,加大研发投入后补助实施力度,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000家以上。支持壮大创新百强企业,努力培育一批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和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深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开展双创示范基地建设,办好双创活动周,营造创新创业浓厚氛围。
扩大开放释放动能转换潜力,推进塑造全面开放新格局。深入推进境外经贸合作园区建设,谋划建设“一带一路”综合示范区,办好中国—东盟中小企业合作高峰会等重要商务活动。加快对外贸易转型,推动跨境电子商务、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外贸综合服务创新发展,进一步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推进济南、青岛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和特色服务出口基地建设,加快发展新兴服务贸易。发挥我省特定产品指定口岸优势,增加中高端消费品进口,引导境外消费回流。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推进外商投资审批管理体制改革,促进利用外资和对外投资稳定发展。加强与国内创新型、引领型企业合作,在先进技术、高端人才、重大项目引进等方面实现新突破。支持企业加强与境外高新技术和先进制造业企业投资合作,在境外设立研发中心,提高技术研发和生产制造能力。
持续扩大有效需求,推进塑造动能转换新支撑。加强需求侧管理,以高效投资带动产业提升,以消费升级带动供给提升,促进经济行稳致远。聚焦十强产业重点领域,筛选100个重点建设的大项目好项目,集中力量抓落实抓落地,突出抓好青岛国家高速列车技术创新中心、济南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区域中心、烟台万华100万吨乙烯一体化、潍柴新能源动力产业园、临沂新松机器人产业小镇、日照整车及零部件产业基地等重大产业项目。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积极稳妥发展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鼓励和扩大民间有效投资。发挥消费的基础性作用,加快培育文化、体育、健康、养老、教育培训等服务消费,大力发展电子商务。推动重要产品追溯体系示范省建设。拓展新能源汽车、智能家居、节能环保产品、虚拟现实设备等新兴消费产品,加快发展分享经济、平台经济、网络经济等新业态。扩大高质量、个性化旅游精品供给,积极创建全域旅游示范省。
(二)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
坚持标本兼治,既补齐短板,又加固底板,以治标的更大成效,形成倒逼新旧动能转换、转型升级的良性机制。
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重点抓好三项工作。
一是持续推进金融风险防控。深化地方金融监管体制改革,加强地方与中央监管协同,建立更加严密、高效的金融风险防范体系,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支持金融机构发挥主体作用,多措并举化解不良贷款。坚决打击经济诈骗、恶意逃废金融债务等违法行为,严堵非法集资渠道,扎实推进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全面完成存量政府债务置换,严格控制政府性债务风险。
二是持续抓好安全生产。强化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和巡查考核,推动高危行业和规模以上企业建立规范有效的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深入推进化工产业安全生产转型升级,基本完成城市密集区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搬迁、转产或关闭任务。深化道路交通、建筑施工、水上交通、矿山、消防等重点领域安全生产综合整治,坚决遏制重特大生产安全和火灾事故。
三是持续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深化平安山东建设,扎实推进“雪亮工程”,健全完善立体化、智能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依法打击和惩治黄赌毒黑拐骗等违法犯罪活动,组织开展好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加强社会治理制度建设,改进信访工作,完善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机制,发挥社会组织作用,持续推进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信息化支撑,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坚决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坚持聚焦再聚焦、精准再精准,瞄准特定贫困群众精准帮扶,进一步完善和落实保障性扶贫措施,基本完成脱贫任务,做到脱真贫、真脱贫。突出抓好精神扶贫,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激发贫困人口内生脱贫动力。加快推进黄河滩区60万群众脱贫与迁建,保质保量完成全省易地扶贫搬迁任务。实施贫困村提升工程,推动2000个省扶贫工作重点村,在脱贫基础上加快建设美丽乡村。发挥社会救助在脱贫攻坚中的兜底保障作用,将符合条件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纳入保障范围。加大涉农资金整合力度,加强扶贫资金和项目管理,完善资产收益扶贫机制。深入推进第一书记抓党建促脱贫,提高扶贫协作实效,广泛汇集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强化监督考核,倒逼责任落实。制定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实施意见,探索建立稳定脱贫长效机制,进一步巩固脱贫成果。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强力推进中央环保督察反馈意见整改落实,以钉钉子精神一抓到底,做到立行立改、不贰过。继续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主动做好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联防联控联治,加快散煤污染治理,稳妥有序开展电代煤、气代煤行动,有效遏制重污染天气频发态势。落实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健全完善河长制、湖长制,推进流域环境和近岸海域综合治理。扎实推进净土行动,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提高到87%以上。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大力实施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地下水超采区综合整治、矿山地质环境恢复综合治理等生态建设和修复工程,加强湿地保护与修复,强化各类保护区规范建设和管护,深入开展“绿满齐鲁·美丽山东”国土绿化行动,让山更绿、水更清、天更蓝、空气更清新。
(三)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省人民。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全面完成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任务,建立消除城镇普通中小学大班额长效机制。启动第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年内新建改扩建幼儿园2000所以上,新增幼儿园学位50万个以上。实施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推动高中阶段学校多样化发展,加快特色普通高中建设。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加快建立现代大学制度,持续推进“双一流”建设和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支持和规范社会力量兴办教育。深入实施中小学校长职级制和“县管校聘”教师管理体制改革。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稳步实施高考综合改革试点。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收入水平。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促进农民工多渠道就业创业。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优化全方位的就业创业服务,建立创业载体发展联盟,加大就业创业资金支持力度,发挥好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完善政府、工会、企业共同参与的协商协调机制,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调整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基本工资标准,增加机关事业单位离休人员离休费。适当调整最低工资标准,科学发布企业工资指导线,合理提高职工工资水平和技术工人待遇。多渠道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
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完善职工、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调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和居民基础养老金标准。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和大病保险制度,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政府补助标准由每人每年450元提高到490元,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由人均50元提高到55元。推进职工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完善工伤保险制度。统筹城乡低保制度,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和妇女、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发展残疾人事业,加强残疾预防和康复服务。加快住房制度改革和长效机制建设,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大力推进住房租赁补贴,改造老旧小区40万户,开工改造棚户区84.3万套,全面完成农村存量危房改造任务。
提高文化惠民水平。深化文化涵养核心价值观行动,启动实施乡村文明行动第二个五年规划,组织开展“思想强农”工程。实施文化惠民提升工程,办好“文化惠民、服务群众”实事,开展好第二届山东文化惠民消费季活动。大力开展全民阅读活动。探索实施省市县三级联合购买公共文化服务,采取以奖代补方式,加强规范引导,鼓励文艺院团创作和演出。创新公共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站)、美术馆、方志馆等公共文化服务设施运行机制。开工建设山东自然博物馆,支持建设一批民办博物馆,持续推进县级档案馆建设。完成省市县三级第二轮修志和一年一鉴任务。办好第五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世界儒学大会和第十一届山东文化艺术节。加强互联网内容建设,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
加快建设健康山东。推进医养结合示范省建设,高水平打造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区域中心,支持济南建设国际医学科学中心。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强化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继续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深化破除以药补医改革。完善分级诊疗制度,持续推进医联体建设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加快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健全全科医生培养与使用机制。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推进疾控体系建设,有效预防控制重大疾病。健全中医药健康服务体系,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支持社会办医。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开展妇幼保健机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构建居家、社区、机构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体系,建成300处社区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办好老年大学。统筹发展群众体育、竞技体育和体育产业,加快建设体育强省。全域推进食品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县创建,建立健全源头可溯、去向可查、风险可控、责任可究的质量安全保障体系,打造食品安全放心省。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我们一定要从群众关心的事情做起,尽最大可能,花更大功夫,下更大气力,把民生投入安排好,把民生实事办扎实,努力让全省人民生活更美好。
四、增强施政履职能力,实现对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
进入新时代,开启新征程,政府工作必须要有新气象、新作为。要把牢政治方向,加快转变职能,强化责任担当,提高履职能力,改进工作作风,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事情,做好经济、平安、党建三张报表,守住民生改善、生态环保、稳定和谐、廉洁从政四条底线,努力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
(一)强化思想政治保障,努力建设人民满意政府。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把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在党中央和全党的核心地位作为第一位的政治要求,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自觉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做到思想上高度认同,政治上坚决维护,组织上自觉服从,行动上紧紧跟随。深刻领会和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神实质和实践要求,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认真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引领推动广大干部群众更加自觉地为实现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不懈奋斗。
(二)强化环境保障,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在共同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基础上,打造精简高效的政务生态、富有活力的创新创业生态、彰显魅力的自然生态、诚信法治的社会生态,全力培育审批事项少、办事效率高、服务质量优的发展环境。抓实放管服改革重点任务,深入开展削权减证、流程再造、精准监管、体制创新、规范用权五大行动,继续压减行政权力事项,大力推行政务服务一窗受理、一网办理、一个机构管政务、一枚印章管审批,做好“证照分离”改革试点工作,加强“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增强服务企业意识,放下身段,提供一对一、精准化的保姆式服务,做到主动服务、有求必应、无需不扰。打破信息孤岛、拔掉数据烟囱,基本完成全省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坚决查处和整治各种违法违规收费,最大程度利企便民,让企业和群众少跑腿、好办事、不添堵。
(三)强化制度保障,努力建设法治政府。严格遵守宪法和法律,坚持依法行政,善于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加快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加快构建决策科学、执行坚决、监督有力的权力运行机制。自觉接受省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加强同人民政协民主协商,密切与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人民团体联系沟通。全力支持做好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自觉接受监察委员会的监督。发挥好审计的监督作用,加强跟踪审计和成果运用。继续支持人民法院解决执行难问题。加强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扎实推进政务全过程公开,更好接受群众监督。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和事业单位改革,推进乡镇(街道)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抓好统计管理体制改革。
(四)强化本领保障,努力建设担当政府。政府工作人员既要有宽肩膀,又要有硬肩膀;既要政治过硬,又要本领高强。要全面提升政府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专业能力,着力增强领导干部学习本领、政治领导本领、改革创新本领、科学发展本领、依法执政本领、群众工作本领、狠抓落实本领、驾驭风险本领,打造一支定力深、眼力准、能力强、合力好的干部队伍。健全完善正向激励、考核评价、容错纠错、澄清保护机制,旗帜鲜明地为敢于担当、踏实做事、不谋私利的干部撑腰鼓劲。抓好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试点。关心关爱基层一线干部,主动为他们排忧解难,营造积极向上、担当作为的良好环境。
(五)强化作风保障,努力建设廉洁政府。始终保持政治定力,严字当头、一严到底,拧紧责任链条,层层传导压力,推动政府系统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强化政治纪律和组织纪律,带动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生活纪律严起来,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使党员干部心有所戒、行有所止,守住底线、不碰高压线。开展廉政教育和廉政文化建设,推动遵规守纪成为干部根植内心的素养、无需提醒的自觉。深入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省委实施办法,持之以恒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久久为功祛除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绝不允许“四风”反弹回潮。运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抓早抓小、防微杜渐,做到严管和厚爱结合。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保证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
各位代表,中央决定,今年6月在我省青岛市举办上海合作组织领导人峰会。这是我国今年的重要主场外交活动之一,也是山东的重大责任、重大使命、重大机遇。我们一定要按照中央部署要求,全力做好峰会服务保障工作,确保办出世界水准、中国气派、山东风格、青岛特色,提升山东知名度、美誉度、开放度,为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和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山东贡献。
各位代表,宏伟蓝图变为美好现实,关键在抓贯彻抓落实。我们要把“五力五强”作为系统方案,牢牢把握旗帜鲜明讲政治这个根本要求,坚定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做到政治上坚定有力,思想理论武装强;牢牢把握新时代伟大复兴这个新使命,紧紧围绕走在前列的目标定位,做到目标上凝神聚力,改革发展动力强;牢牢把握贯彻新发展理念这个总方向,全力推进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做到战略上保持定力,思路举措创新强;牢牢把握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这个方法论,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做到战术上精准发力,重点难点突破强;牢牢把握党领导一切这个根本保证,始终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做到保障上全面给力,政治生态支撑强。
各位代表,新思想引领新时代,新作为创造新辉煌。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在中共山东省委的坚强领导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开拓创新、埋头苦干,加快建设物质富裕、精神富有、和谐美丽现代化强省,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